在這個泛娛樂的今天,藝人更需要一個能讓自己出名的好名字!在娛樂圈,國內的明星除了擁有原名外,往往還擁有一個熟為媒體和公眾所知的藝名。一旦明星出了名,公眾甚至明星本人反而將原名忘記了。
同樣,在西方娛樂界,尤其是美國好萊塢那個娛樂城,幾乎每個明星除了本名之外,往往都擁有一個藝名。何為藝名,顧名思義,假名字,也就是說,許多明星根本就不想讓人家知道自己的名字。
也許,中國明星藝名的盛行和西方明星藝名之泛濫,恰恰體現了東西方文化及娛樂界的融合與交鋒。前者,力圖通過取藝名贏得更多的人氣和歌迷(影迷);后者,往往意欲通過藝名和入無孔不入的狗仔隊大玩藏貓貓,獲得一個人獨處的自由和絕佳的空間。
名人實例:
A、吉利
代表人物:成龍
解說:成龍本名陳港生,簡而言之,在香港出生的,后來,陳港生經大師指點,更明星藝了姓、名,影藝事業越來越旺,如日中天。
B、好記
代表人物:胡瓜
解說:胡瓜原名胡自雄,后來,胡自雄明星藝名后,好記又好念,一紅再紅。此外,張志明明星藝名張帝后,在歌壇上也顯出帝王之相,一火再火。
C、品牌提升
代表人物:鳳飛飛
解說:鳳飛飛原名林秋鑾,因為這個名字不好記,品牌難以提升,后來,唱片公司建議明星藝名,始以明星藝為鳳飛飛,結果,這個好記的名字真的提升了個人品牌,成為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顆紅星。
大家都知道中國近代史中對中國影響最深,影響最遠的兩個重要人物都曾改名,那就是孫中山、毛澤東,而且孫中山先生多次易名,包括不為大家所知的名字——孫日新!
梁碧枝→梁詠琪脫胎又換骨
梁詠琪的本名叫梁碧枝嗎?沒錯!不過“梁詠琪”也是本名,并不是藝名,而梁碧枝也是她的名字,不過是在七歲以前。
由于梁詠琪出生時是早產兒,當時梁媽媽為她取了“梁碧枝”的名字,說也奇怪,童年時的她體弱多病,動不動就到醫院報到,之后梁媽媽聽高人指點,據說是“梁碧枝”這個名字比劃不吉利,很容易生病,于是梁媽媽就在女兒七歲那年改取了一個比劃吉利的名字“梁詠琪”。說迷信也好,改名之后的梁詠琪,不只身體健康許多,連事業都走開通了,梁媽媽的選擇果然是明智的。
蕭雅之→蕭亞軒取個健康名
很多人都知道蕭亞軒的本名叫“蕭雅之”,之所以改取蕭亞軒這個藝名,并不是因為“蕭雅之”不好,當初唱片公司拿“蕭雅之”這個名字給卜揚居士算,卜揚居士表示,叫蕭雅之很好,而且會紅,不過要注意筋骨容易受傷。幾經考量,唱片公司決定還是改個名字,于是在居士提供許多筆畫優的名字之下,唱片公司最后選了好看又好聽“亞軒”。
蔡宜凌→蔡依林真假都長紅
蔡依林本名“蔡宜凌”,針對歌唱事業,重新取了一個雷同的藝名,果然讓蔡依林星運一路長紅!
蔡依林出道前,在“高人指點”的情況下,以姓名學角度取了一個藝名,而這個名字,是要強化蔡依林的某一特色,讓她在歌唱事業上有所幫助。
據蔡依林的媽媽表示,蔡依林的本名“蔡宜凌”,這個名字是才藝兼備,全方位都會顧及,讓蔡依林的成長過程,一切都相當順遂,所以蔡依林學生身份的代號還是“蔡宜凌”。而有了好的本質,唱片公司在改名時,就選用發音類似的名字,以筆劃的不同,針對歌唱事業量身訂做一個新的藝名。
李美林→李玟時髦又俐落
“李美林”是誰?就是奧斯卡上表演精彩的李玟。李玟的本名為李美林,十分平易近人、猶如鄰家女孩的名字,似乎缺少成為天后的氣勢,所以當李玟十八歲來臺發展時,就已改以“李玟”為名出道。據了解,李玟的名字當然經過命相家的批算,是個能大紅大紫的名字,且“美林”兩字過于通俗,叫李玟的感覺既時髦、俐落又好記,且不容易與他人名字混淆,因此CoCo便以“李玟”為名在歌壇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。
許宏琇→許茹蕓熊威→熊天平改出好運道
為了大紅大紫,讓名字更有星味,“許宏琇”成了許茹蕓、“李華玲”成了李翊君、“熊威”成為熊天平。
許茹蕓、李翊君和熊天平以前都是上華旗下歌手,在發片前,上華老板都會請老師算算藝人的名字,看是否有走紅運勢。許宏琇的名字通俗缺少明星味,經老師一算,便改名為如夢似幻的“許茹蕓”,剛好和的歌路不謀而合,只是剛出道時,難勉和演員何如蕓搞混,不過當她以“淚!、“如果云知道”打響名號、成為歌壇天后,再也沒有人會錯。而熊天平的名字可是一改再改,先從熊威改為“熊天益”,但與資深創作人熊天益同名,經當事人抗議,被迫再改為“熊天平”,好在一炮而紅,不然可能會后悔一再改名。
康家蓁→康凈淳聲音很純凈
康凈淳本名“康家蓁”,去年出道時為了留給大家深刻印象,將自為“俗又有力”的本名,改成好念順口的康凈淳,改名一年多,為了讓家人也習慣新名字,她還一度要求家人一見到她就喊“康凈淳”她說,改名除了是讓名字好念外,也希望為她演藝事業帶來好運,凈淳又可象征她聲音干凈淳亮,符合她的特質,因此當唱片公司要求她改名時,她可一點也不考慮就答應了!
高凌風藝名變真名
高凌風本名葛元誠,他的藝名是瓊瑤送的。當年,瓊瑤以他的故事寫下了“女朋友”這本小說,為書中男主角取了個尤為文藝的名字──高凌風,于是葛元誠就變成了高凌風了!
后來高凌風這個藝名陪著他大起大落,知名度甚高;一度他想參政選舉,干脆就去戶政事務所把本名“葛元誠”也改成“高凌風”,但是戶政機關規定姓不可以改,于是就變成了“葛高凌風”。高凌風笑說:“我到大陸去,大家都覺得我的名字很奇怪:有聽過復姓‘諸葛’,從來沒聽過復姓‘葛高’的!”
彭樟燦→澎恰恰一家變恰恰
澎恰恰在進入演藝圈之前,白天在郵局上班,晚上在民歌西餐廳唱民歌。因為民歌西餐廳就在郵局正對面,經常把歌手名字貼在門口,而郵局又規定員工不能在外兼職,所以上司就跟澎恰恰說:“你另外取一個名字好了!”結果澎恰恰想了半天,自己喜歡音樂,就用華爾茲的節奏取了一個“彭恰恰”。
后來因為人家說“遇水則發”,所以又改成水字邊的“澎恰恰”。澎恰恰說,演藝圈有一個前輩叫“簡單”,很喜歡幫藝人取藝名,而且取的名字里都有“一”,像賀一航的名字就是他取的。那時候他也幫澎恰恰取了一個“彭一家”,希望他能造福一家人,不過澎恰恰覺得不好念,用了一個禮拜就又改回來了!
陳宣!鶱ONO凡事說NO
NONO、NONO叫習慣了,大概很少人會關心原來NONO還有個正經八百的名字叫做陳宣裕。NONO小時候起即被人NONO、NONO叫到大,陳宣裕三個字倒很少聽人提起,NONO說:“小時候,父母親怕我被人拐,教我遇到陌生人時,不管怎樣都要說NO,而說NO一久,自然而然人家就為我取了個小名叫NONO了!
吳青紫→楚謹俗到最高點
楚謹有個很奇怪的本名叫作吳青紫,三年多前來臺發展前,楚謹特花了一萬元港幣請了個香港老師幫她改名,看能不能取個好名字讓她來臺發展一路順遂。當時老師取了好幾個名供她選,結果她選擇了楚謹。
蔣美玲→江玲星運一路通
提起老牌紅星江玲大概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,但說到她的本名叫蔣美玲可就沒有人知道了吧!當年江玲剛出道時,因為名字與宋美玲很像,礙于時局“閉俗”,固改成與蔣美玲音似的江玲,結果沿用至今。
接下來讓我們數數國內明星的藝名和本名:李小龍原名李振藩、成龍本名陳港生、劉德華原名劉福榮、張國榮原名張發宗、舒淇原名林立慧、、梅艷芳原名何加男、楊千嬅原名楊澤嬅、伊能靜原名吳靜怡、伍佰原名吳俊霖、葉童原名李思思、蘇芮原名蘇瑞芬……
一般而言,明星取藝名時大都選擇在走紅之前,走紅后再明星藝名多少會損失部分歌迷。因此,楊坤明星藝名楊崐后又再度明星藝回本名,而周艷紅明星藝為周艷泓后,歌迷委實損失一大部分,無奈之余之好借新聞再度熱身。